金融思维7:资本资产定价 股票/公司估值
日常生活中的定价:实物或者服务是按照成本+利润。但是利润对于不同市场是不同的。对于白菜市场,由于竞争比较充分,财务成本弥补了机会成本,所以经济利润为0。所以定价为成本+机会成本。对于竞争不充分的,可能还包括一些溢价。
同样,对于资本资产定价来说,有两个思路,一个是成本,一个是机会成本。
资本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期权等等,基于对未来的预期,但是预期是不确定的,所以需要一些概率、离散、随机过程、偏微分方程等数学模型。
资产定价的核心:CAPM(Captial Asset Pricing Model),它有如下两个来源: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动态优化的跨期最优化求解。比如在理性人假设中,假如这个理性人是一直延续下去的,我们要基于效用函数求解最优值,可能不是基于现在,而是对未来的预期。比如小明基于对未来10年的期望计算出来我当下应该做什么。
这里面用到了动态规划的思想,也就是当前t和之前t-1有关系。不光是基于当期约束,而是基于未来约束。
组合理论:比如小明有资产,想要收益最大,风险最小。以不同的系数分配自己的资产。所有的收益等于R=p*v。而风险的度量用标准差(波动率),但是不同的资产相互之间是有影响的,所以产生一系列相关系数,形成一个方差/协方差矩阵。 假设有10只股票,一共有10w,如何配置资产使收益最大,风险最小。当然这个前提是在10w的约束下,如果可以借钱,那么可以加杠杆,或者允许卖空,也就是权重可以为负。最终求得一个解(的范围)。
CAPM:Ri-Rf=Beta*(Rm-Rf)
Beta:风险联动性
Rm:市场组合预期收益率。
Rf:无风险收益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近似为银行利率。
Ri-Rf: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
Rm-Rf: 市场风险溢价
CAPM又称为一元模型(单一地取决于市场风险溢价),此外还有一些多元模型。
系统性风险:所有的股票都会波及。非系统性风险:公司利润。当持股达到30只以上,可以消除非系统性风险。但是巴菲特的信条是通过研究自己熟悉的行业,提高判断的准确率。而基金经理可能更多需要组合理论。
实务股票定价:绝对法和相对法。
绝对法(DCF现金流折现模型):根本上看什么决定这个公司的价值。把公司未来的利润用机会成本折现。比如每年赚100万,5年之后的100万相当于现在的多少。这里可以用CAPM模型来计算。实际中通常使用现金流来计算,但是有时现金流可能部分用于投资,所以计算free cashflow。
公式中CF是cashflow,每年的现金流除以(1+r),然后把t年加起来就是总的价值。
但是对于股权来说没有确定期限,假设1-5年可以算出增长模型,6到无穷是一个增长级数。
R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于股和债乘以每部分成本。股可以用上面的公式,债要看公司的债券情况等。
假设6年之后增长速度为g,通过数列级数求和,得到后面这部分。
相对定价法:找参考系,通过别人的定价调整自己的定价。但是不是比较股票绝对值,可以用一些指标,比如利润率、市值/净利润、股价/每股盈利。比如PE倍数,假如公司PE倍数为10,利润为100万,则估值为1000万。PE倍数主要看三个方面:1. 看历史 2. 看同行 3. 看市场(牛市可能PE倍数水涨船高)。相对定价法的套路是,首先计算1-2年的净利润,然后乘以PE倍数,得到估值。PE倍数就看上面的三个因素。
债券定价
债券:债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借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息票率 Coupon Rate是指债券的年利率,相当于债券面值的某个百分比。债券的到期时间决定了债券的投资者取得未来现金流的时间,而息票率决定了未来现金流的大小。在其他属性不变的条件下,债券的息票率越低,债券价格随预期收益率波动的幅度越大。换言之,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债券的息票率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成反比关系。息票率是在发行的时候已经固定的。
当银行利率5%,债券息票率4%,此时大家不愿买债券,因此债券可能降价(折价发行)。反之债券也可能涨价(溢价发行)。相等(平价发行)。
机会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债券的市场定价。
假设有100元债券,息票率5%,按年支付。那么每年可以得到5元利息。但是债券的机会成本是不确定的,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债券价格=债券面值(1+票面利率)/(1+市场利率)。假设10年期市场利率6%,那么债券的定价第10年:105/(1+6%)^10
为什么要对债券定价呢?因为债券也存在二级市场,可以进行买卖。不用等到10年到期之后收取本息。
对于房贷定价也是这样。